《孔子拜师》教学反思

时间:2022-10-07 10:48:46
《孔子拜师》教学反思

《孔子拜师》教学反思

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,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,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,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孔子拜师》教学反思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《孔子拜师》教学反思1

回顾《孔子拜师》这堂课的教学,我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,今天的这堂课上的不理想。反思整个教学过程,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,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。

教学伊始,我创设一个小的情境,将学生带入高山流水,探访圣人的意境,了解孔子,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,但是在设计提问:听了老师的介绍,你想说点什么有些不妥,这毕竟局限了学生的认识,若能让学生谈谈你对孔子还有哪些了解,想必学生一定会积极交流,也将使学生对孔子的认识更加全面,促进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。接下来检查预习,在初读课文之后,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,列出了本课16个词语,量比较大,检查的遍数比较多,对于"风尘仆仆"等易读错的词语,朗读落实的还不够,应当将读不准的多读几遍,能读好的,一带而过。我想对于在今后的教学中,词语的落实也应把时间用在难读词语的教学上,不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。

在研读课文学习时,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,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。例如第一段抓住"远近闻名,不够渊博",第二段抓住"风餐露宿,日夜兼程,终于"指导学生体会,孔子的谦虚好学,为求学不 ……此处隐藏11001个字……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、爱护晚辈的品行。课文还渗透了“学无止境”的精神。

在研读课文学习时,我反复思量,如何抓住文本,来体会两位圣人的品行,最后我决定分为两个板块:一个课时是走进孔子,另外一个课时是走进老子。在走进孔子这个课时中,我安排了这样的思路:先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圣人,然后通过三组词语走进课文,直奔课文第二自然段,通过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。例如第二段抓住“风餐露宿、日夜兼程、风尘仆仆、终于”指导学生体会,孔子的谦虚好学、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。我先在学生理解词语中各字意思的基础上,再请学生展开想象,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,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,碰到什么困难,他又是怎么做的。然后我更进一步挖掘“这时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孔子呢?”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。再引读课文,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,又通过词句的学习,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,收到较好的效果。

教学中,我还结合作业中的练习,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“学习是无止境的”。有的学生说:“我爷爷虽然年纪大了,可还在学习电脑。”有的学生说:“爸爸一直在学习,还经常要参加考试。”最后引读相关名言,如:活到老,学到老。学生对于学无止境的理解可以从文本走向了生活,效果很好。

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。在这节课上还存在着不足:课堂上时间安排整体不科学,字词教学是否是占用了较多的时间。写字方面应该是前面的两个字不写,后面教“学无止境”就好了。课堂中虽然我以一条线来贯穿全文,但是在谈论孔子的品行时,虽然有整体把握。但是感觉课堂节奏太快,似乎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,学生没有更多的思考。课堂中还需要我们去斟酌地地方很多。花更多时间去琢磨、思考、实践,让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。

《《孔子拜师》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