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三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复习资料
从有人类历史以来,经济活动和经济学思想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,可以说,经济学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产生、发展。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高三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复习资料,希望有所帮助!
一、农业
1.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:
①原始社会时期:刀耕火种,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。
②商周时期:青铜农具出现,但由于青铜的昂贵,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。
③春秋战国时期:牛耕技术开始运用,铁制工具出现.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。
④西汉时期“铁制工具普遍使用,牛耕技术推广,二牛抬杠.
⑤东汉:使用一牛挽犁.
⑥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。
2.土地私有制的确立:
确立:战国时期,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。
3.小农经济的含义:
①以家庭生产、生活为单位,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,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。
②经营规模小,生产条件简陋,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,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。
4.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:
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,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。
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,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。
③小农经济 ……此处隐藏500个字……>
⑥明清:商业经济繁荣,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。
2.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:
商业城市:
①春秋战国时期:许多诸侯国的都城,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。如齐国的临淄.
②汉:长安、洛阳,邯郸,临淄,宛,成都.
③隋唐:长安,洛阳,广陵(扬州),益州(成都)广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.
④宋:开封和益州.
⑤元朝:大都是繁华的商业大都市,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,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。
著名商帮:晋商和徽商
3.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:
①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,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.
②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,特别是海上贸易基本上由官府垄断.
③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.
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,然后逐步渗透到农村,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联系日益密切。
四、主要经济政策
重农抑商:
①最早由战国时商鞅提出.
②基本含义:强调发展农耕,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,以农为本,商业被称为”末业“.这个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.
③影响:
积极:一定时期促进经济发展,保障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.
消极: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.
海禁政策:
①基本含义:明太祖由于担心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,下令实行海禁。
②影响: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的原始积累,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。堵塞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的渠道,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。